YNET.com 北青网
|
|
2007-2008希腊来了!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2007/12/06
23:59)◇字号: 现代希腊与古典,苦乐参半
毋庸置疑,希腊艺术家们作为古希腊人的后嗣,对各种古代文化定是了如指掌,他们可以轻松地从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汲取思想、神话和各种形式。事实上,现代希腊人视此遗产为至高无上的责任,而与此遗产之间的关系更是苦乐参半的体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乔治·塞弗里斯曾在他的诗歌中对此感受以象征手法加以描绘(神话传说Ⅲ):
“我醒来,手捧大理石首级,
我的手臂酸麻,
却不知该将它放置何处”
在希腊,古代文化的时代注定要在战争期间到来,随后就是席卷欧陆的艺术转向传统之大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数年,正是同样的这批前卫的反传统信仰人士,在巴勃罗·毕加索的引领之下,开始转向古典文化。受欧洲艺术风向转变的鼓舞,希腊艺术家将重新接纳其先祖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希腊,与历史环境的联系赋予了此次传统回归的特殊性质。1922年小亚细亚经受灾难洗礼,整个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希腊文化被彻底从其远古发源地铲除殆尽,使对国家自我肯定的需求空前高涨。
追根溯源现已呈现出治疗过程的意义,此举目的在于重新点燃希腊人的民族荣耀。但是希腊人的传统并不局限于古典文化。除了民间文化,拜占庭文化亦为他们实现了单一的、未曾间断的持续性。这也是为何回归传统往往与许多来源混合交织的原因所在,它形成的混合体令人着迷,而它的触媒则是现代艺术的形式体验。感谢这种神奇的魔力,使希腊画家的作品确保了统一性,尽管曾有传闻威胁说,此种统一性已被多元化的来源所破坏。古老的拜占庭文化魔力可以追溯至杰出的希腊画家康斯坦西诺斯·帕瑟尼斯(Konstantinos
Parthenis)的作品,尤其是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
帕瑟尼斯属于较老一代的艺术家,除了他之外,此次展览的主要画家均为著名的30年代以及该年代精神的代表人物:基塔、萨洛其斯、莫拉里斯、尼古拉奥、恩格诺珀洛斯、瓦西雷欧以及法西亚诺斯(Fassianos)——同一个传统的少壮派后嗣。这一代的作家与艺术家(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诗人乔治·塞弗里斯和奥德修·艾蒂斯使希腊艺术的风格、表达以及美学获得新生;他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同一个目标:赋予欧洲先锋派以希腊风格和希腊的民族性)这个共处个人术语和技术屋檐下的共同目标,在各个阶段却是各不相同的。这些艺术家多数对30年代高举人类中心说旗帜的一代人颇有兴趣,那是整个时代希腊艺术的不变特点。
抽象的趋势在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希腊艺术中大行其道,并且破坏了与传统的联系。1967年,希腊受到军事专政的压迫,希腊艺术家的批判现实主义因此回归古代文化,以求能够讽刺性地批判受控于政体宣传的古代文化遗产。
1974年,在军事专政结束、政治接管完成之后,希腊艺术家对古代文化的借鉴既受到存在主义意见的左右,又受到历史与艺术环境固有的、更为广泛的欲念所支配。与古代文化的对话可以追溯至不同的作品与风格,如敦格斯的先现实主义、索罗格斯和克里斯塔基斯的极简主义,或是展览中的少壮派艺术家波克洛斯——在其富于表现力的三联作品“帕哈西乌斯的谜语”中所采用的个人概念式手法。
也许,你阅读过古代希腊的无数神话与传说,但是你阅读过当代希腊的什么?2007年9月~2008年9月,希腊文化年跟随着奥运火炬一起来到。虽然北京已至冬天,但希腊的热潮刚刚掀起。此次文化年的主题活动包括戏剧演出、电影展映、舞蹈、历史及现代艺术展、歌剧、民间音乐会等等活动,一个既现代又古典的希腊与希腊文化将次第绽放在中国人眼前。
○
玛丽娜·兰巴琪·帕拉卡教授(希腊国家美术馆馆长)
季米特里·斯古洛斯
一曲钢琴的希腊神话
季米特里·斯古洛斯(Dimitris
Sgouros)
1969年生于希腊雅典,6岁半开始学琴,8岁即在雅典音乐学院开始了其音乐生涯,被人们誉为神童。在雅典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囊括了每一项奖学金。随后,他又先后进入马里兰大学和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毕业时,他拿到了98%的成绩——该学院有史以来的最高成绩。1982年,年仅12岁的斯古洛斯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
目前,斯古洛斯已出版了十多张专辑,在许多国家长销不衰。专辑中收录了由舒曼、勃拉姆斯、贝多芬、肖邦、李斯特、莫扎特作曲的钢琴独奏,以及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的柴可夫斯基的《幻想曲》、与斯洛文尼亚爱乐乐团合作的李斯特二号协奏曲等等。此外,专辑中还收录了与索菲亚爱乐乐团合作的勃拉姆斯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
钢琴大师阿图·鲁宾斯坦曾说:“感谢上帝让我在有生之年能够亲耳聆听到斯古洛斯的演奏。他是我所认识的最杰出的钢琴家,我自愧弗如。”并且当场将金表摘下来,将它戴在季米特里·斯古洛斯(Dimitris
Sgouros)的手腕上,那时侯,斯古洛斯还只是个12岁的小男孩,在卡耐基音乐厅以一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震惊四座。如今,斯古洛斯38岁,第一次来到北京。
11月16日,在北京交响乐团希腊古典音乐会上,季米特里·斯古洛斯携手北京交响乐团为北京观众演出了他的成名作: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演出当晚,在经久不息的鼓掌欢呼声中,这个钢琴神童不得不四次谢幕。虽然,斯古洛斯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在众多观众眼里,他就是一个钢琴界的希腊神话。
有趣的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的他,完全没有感觉到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只觉得到处都很熟悉。“没来中国之前,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建筑、艺术等等很多方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菜。我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无论去什么地方都要去吃中国菜。”这次来北京他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吗?“我希望从长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当然这不大可能。”斯古洛斯笑得灿烂,他说,非常希望能够再来中国开独奏音乐会,让更多人听到他的琴声。“上帝赋予了我演奏的天赋,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身为希腊钢琴家,为什么这次演奏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呢?
我确实很少演奏希腊作曲家的作品,这真是一种遗憾。因为西洋古典音乐源于欧洲中心,所以我演奏的大多是德国、法国、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但是,我依然是个希腊钢琴家。
对你演奏过的作品,你最喜爱哪一部?
作为演奏家,我对每一首作品都充满激情。但是,如果说令我最难忘的,那应该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俗称“拉三”)。我第一次演奏它是12岁时在卡耐基音乐厅,那里的观众见多识广,对音乐家的水平非常“挑剔”,但我获得了成功。
听说关于那次演奏还有个传奇故事?
1982年,我受邀与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本来我准备弹奏的是另一个作品,但是在演出前一天我被告知,我准备的曲子与一位美国著名钢琴家冲突了。当时的我年纪幼小又没有名气,无力和人家争执,只能临时换曲目。老师对我说,你就弹“拉三”吧,你能弹好的。结果,我一举成名。
这么说,“拉三”是你的成名作!
是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09年,这部作品对演奏技巧的要求非常高。上世纪50-70年代,这部作品在欧洲特别是德语地区只有唱片,现场演奏却几乎绝迹。1983年,具有两百年历史的柏林管弦乐团邀请我一起重新演出了这部作品,所以大家都认为是我使“拉三”复活了。
近两年,中国也有一些年轻的西洋古典音乐演奏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你听说过他们吗?
是的。在过去几年里,一些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他们出色的才华。我要提到两位中国钢琴家的名字,他们来自于不同时代,一位是傅聪先生,他对萧邦作品的演绎无人能比;还有一位是郎朗,他非常有潜力,未来不可限量。
必须承认,中国和希腊一样,虽然历史悠久但并不是西洋古典音乐的发源地,所以,这两个国家的音乐家能够进入西洋古典音乐领域并获得承认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做到了。我们向世界表明:我们一样能把这些欧洲的古老文化演绎得非常好。
演奏家与作曲家不同,演奏音乐的天赋是上帝给予的,但是音乐没有国界。
文/本刊记者 乔颖
2008年2月27日 北京国家大剧院
《鸟》
西恩·夸·农(SINE
QUA
NON)是当代希腊最重要的舞蹈团体之一,在国际艺术节中有不俗表现。这次为中国观众带来了《神秘晚餐》和《美狄亚》两个代表作品。《美狄亚》的导演是希腊著名舞美设计、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艺术导演帕派约安努。《神秘晚餐》是其代表性精品,八个舞者以聚餐为由齐聚在一张桌子旁,以各自独创的仪式与“自我——自大”所表现出的丑陋做斗争。
《鸟》是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杰作,是现存的惟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也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描写乌托邦社会的作品。
该剧由三位伟大希腊艺术家合作,再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中卡罗洛·贡(Carolos
Koun)任导演;舞台布景与服装由詹尼·刹罗西斯(Giannis Tsarouhis)负责;音乐为马诺·哈齐扎基斯(Manos
Hadjidis)创作。
《神秘晚餐》
2008年1月18日
北京中央戏剧学院
2007年12月14日
北京中山音乐堂
《尼科斯·卡赞特扎吉斯献礼音乐会》
由萨洛尼卡国家交响乐团演出,乐队指挥:米隆·米哈伊利迪。音乐会将演奏希腊及外国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在尼科斯·卡赞特扎吉斯(Nikos
Kazantzakis)的多元创作中汲取了灵感的。此外,由乔治·库门塔吉斯创作、由萨洛尼卡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爱神丘比特·法蒂》将在这里进行首次世界公演。该作品专为纪念卡赞特扎吉斯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同时,一部专门为该音乐会制作的纪录片将作为舞台背景放映。
2007—2008希腊来了!
|
16 November 2007 |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
Beijing Symphony Orchestra, Tan
Lihua (conductor) |
Beijing Conservatory Hall |
Lang Lang kicked off the Beijing Olympics cultural
celebration in grand fashion (October 2007)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Hong Kong)
[published by News Corporation]
|
李斯特改编自《Norma
诺玛》歌剧的钢琴曲,一般演奏者都用来炫耀技巧。Sgouros史古罗斯根本不作此图。他的技巧原已登峰造极,直把琴曲当作歌剧来演奏。…
琴艺高超而敏感,一个演奏会只是牛刀小试,不足以蠡测其似海鸿才。
—《南华早报》 |
Sgouros' Brilliant
show of hands |
Dimitris
Sgouros, pianist |
Cultural Centre Concert Hall |
Review by HARRY ROLNICK |
1965 - Fou Ts'ong with
Yehudi Menuhin (his father-in-law)
躬逢傅聪光临希腊现场演奏,耳福不浅。
A valuable
opportunity to hear Fou Ts'ong in Greece
Hong Kong Review (H.K.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Far Eastern encounter - Dimitris
Sgouros in the company of estimable colleagues - Isaac Stern, Fou Ts'ong, Alexis
Weissenberg, et al.
Back to Home Page - Free MP3 Music by Dimitris
Sgouros